易卜拉欣在迦南和埃及

易卜拉欣在迦南逗留了几年。这期间,他常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宣传正教,教育人们皈依真主。不久发生了饥荒,他不得不离开迦南,带着萨拉到了埃及。当时埃及的法老实行专制统治,他极端狂热,想霸占所有已婚女人[1]。关于这一事件,伊斯兰所讲的与犹太教和基督教所讲述的完全不一致。根据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说法,易卜拉欣当时说,萨拉[2]  是他的妹妹,他这样说是为了自己免于遭受法老[3]  的迫害,而当他的家乡发生严重的瘟疫的时候,法老知道了萨拉是易卜拉欣的妻子,他责备易卜拉欣没有告知他真实的情况,因此,把易卜拉欣逐出埃及[4]

易卜拉欣知道,萨拉引起了法老的注意。所以他对萨拉说,如果法老问起她的情况,就告诉法老她是易卜拉欣的妹妹。当他俩进入法老的国家,就像他们所预言的,法老就问起了他们的关系,易卜拉欣回答萨拉是他的妹妹。虽然这一回答缓和了法老的狂怒情绪,但他仍然监禁了她。但是由于伟大真主的护佑,她摆脱了法老的阴谋。当时法老企图伤害萨拉,萨拉祈求真主护佑。当时法老扑向萨拉,但一瞬间,他的上身僵硬了。法老祈求萨拉帮他,并保证如果萨拉祈求真主治愈疾病,他会释放她。她祈求真主治愈法老的病,但法老一而再、再而三地图谋伤害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法老认识到了他们特殊的个性,最终让萨拉回到了“哥哥”那里。

易卜拉欣正在进行祈祷的时候,萨拉回来了,还带着法老赠送的礼品。萨拉同时还带来了法老的女儿哈哲尔。根据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说法,哈哲尔成为了他们的使女[5]。她向法老和信奉多神的埃及人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

回到巴勒斯坦以后,尽管真主承诺赐予他们孩子,但萨拉和易卜拉欣还是一直没有生育孩子。在那个时代,为了生育后裔,没有生育能力的妻子给丈夫寻找一个使女似乎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的习惯做法[6]。萨拉建议易卜拉欣纳哈哲尔为妾。有些基督教学者认为,实际上易卜拉欣娶哈哲尔为妻子。无论是那一种情况,根据犹太人和当时巴比伦人的习惯,先于妾嫁给丈夫的妻子,有权利称呼妾生的孩子[7]  为他们夫妇的后裔,对待妾生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生的孩子一样,他们拥有相同的继承权[8]。在巴勒斯坦,哈哲尔生下了他们的儿子伊斯梅尔。

易卜拉欣在麦加

当伊斯梅尔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真主为了考验易卜拉欣,命令他迁移到希伯伦东南700公里处的班克(即麦加)。那里是一块不毛的荒凉的山谷,此地后来称为麦加。的确,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一家人盼望生一个后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伊斯梅尔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无比的喜悦与幸福感。而此时真主却命令他带着宝贝儿子母子俩到这块远离故土的土地上,这块土地又是那样的荒凉,那样的不适于生存!

根据《古兰经》的记载,伊斯梅尔小的时候,易卜拉欣面临了这次考验。根据《圣经》和犹太教-基督教的传述,这件事与萨拉有关。起因是她对哈哲尔心生妒忌,极为不满,要求易卜拉欣驱逐他们母子俩,还因为萨拉看到伊萨克(易斯哈格)断奶后,伊斯梅尔取笑[9]  伊萨克(易斯哈格)[10]。根据犹太教的规定,孩子在3岁时断奶[11]。这就是说,伊萨克断奶时,伊斯梅尔至少有17岁了[12]。从逻辑的角度思考,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就说哈哲尔背着一个17岁的少年,到了数百公里之外的帕兰,然后把他安顿在此处。根据《圣经》的传述,哈哲尔把伊斯梅尔放在一小块树丛下[13]。《圣经》经文与一般描写他被逐出的经文不同。这些经文暗示,他是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可能是个婴儿,不大可能是成人。

此时易卜拉欣与哈哲尔、伊斯梅尔在麦加居住了一段时间,他给母女俩留下了一袋水和一袋子椰枣,然后离开了他们。易卜拉欣离开了麦加,把他们娘俩留在那个不毛之地。虽然哈哲尔担心会发生不测的事,但易卜拉欣并没有回头往后看。于是哈格追了上去:“易卜拉欣啊!你把我们留在荒无人烟的山谷,这里没有任何一人陪伴我们,也没有任何充饥的东西。你要去哪里?”

易卜拉欣加快了步伐,哈哲尔继续追问:“这难道是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突然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这是真主的命令。”

哈哲尔很满意这个答复,然后她又问:“易卜拉欣,你把我们交给谁?”

易卜拉欣回答:“把你们交给真主。”

哈哲尔顺从真主的意志,她说:“我托靠真主,我非常满意。”[14]

她原路返回到伊斯梅尔的身边,易卜拉欣继续前行,走到一座山的窄小的垭口,母子俩看不见他站在这里。他停下来,向真主祈求:

“我们的主啊!我确已使我的部分后裔住在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里,住在你的禁房附近——我们的主啊!——以便他们谨守拜功,求你使一部分人的心依恋他们,求你以一部分果实供给他们,以便他们感谢。”

(《古兰经》14:37)

留给他们的水和椰枣很快消耗殆尽,哈哲尔十分着急。她无法抑制自己的口渴,也无奶水给孩子喂。她开始四处找水,把伊斯梅尔丢在一棵树下,爬上附近的一座覆盖着碎石的小山。她想:“也许能看到路过商队吧。”为了找水、寻求他人帮助,她在赛发和麦尔卧两座小山之间奔跑了七次。以后穆斯林朝觐时,也在这两座山之间来回奔跑七次,以纪念这段逝去的历史事件。哈哲尔疲倦不堪,又心急如焚,她听见了一个声音,但不能判定声音来自哪里。然后,她向山谷底下看了一眼,看见了一位天使。根据伊斯兰的传述,天使就是哲卜依勒[15],站在伊斯梅尔的身边,用膝盖向地下叩,泉水奔涌而出。这是一个奇迹!哈哲尔在泉眼周围围成一个盆状,把水聚在里面[16]。天使说:不要害怕人们的轻视,这是真主的房子,这孩子和他的父亲将来会修建这个房子。真主绝不忽视他喜欢的人。[17]  这口水井,就是闻名于世的渗渗泉水,至今依然还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流淌。

不久,朱尔汗(Jurham)部落从南阿拉伯地区迁移到此,并在此地停留。他们看到鸟儿朝此方向飞翔,这意味着附近有水。他们最终定居在麦加,伊斯梅尔就在他们中间成人长大。

在《圣经·创世纪》21节里有类似的对这个井水的描述。根据《圣经》的记载,哈哲尔当时离开这个孩子的原因是不愿意亲眼目睹孩子的死亡,不是寻找别人的帮助。接着孩子因为饥饿口渴而哭泣,她祈求真主不要让她看到孩子的死亡。有人说,真主让水井出现在孩子附近,就是对伊斯梅尔哭声的仁慈报答,不是对哈格的哀求的回答。《圣经》还提到,这个水井就在帕兰的荒野,此后,他们定居于那里。犹太教-基督教学者经常提到,帕兰位于西奈半岛北部某个地方,因为在《申命记》33:2里面提及了西奈山。研究《圣经》的现代专家认为,西奈山就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当然帕兰也就在那里。[18]

 

  1. 法瑟尔·巴里。
  2. 根据《创世纪》(20:12)记载,萨拉是他的表妹,根据布哈里等人的观点,易卜拉欣说了三次谎言,这是其中之一。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从信仰的角度看,哈格的确是他的姊妹,这样可以避免更大的罪恶。
  3. 在《圣经·创世纪》12:11-20里边,增加了一些传述,但这些传述缺乏具体的细节。
  4. 萨拉·艾米尔·赫胥,威廉·巴赫·查勒·拉特巴赫,约瑟夫,玛丽·蒙特格玛丽。(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artid=245&letter=S). 易卜拉欣 ,查尔斯·门德尔松,霍夫曼·克勒,理查德·戈德,克罗夫德·霍沃尔·泰伊)《犹太百科全书》。
  5. 萨拉·艾米尔·赫胥,威廉·巴赫·查勒·拉特巴赫,约瑟夫,玛丽·蒙特格玛丽。(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artid=245&letter=S). 易卜拉欣,查尔斯·门德尔松,霍夫曼·克勒,理查德·戈德,克罗夫德·霍沃尔·泰伊)《犹太百科全书》
  6. 皮勒格史·艾米尔·赫胥,舒林·奥希思:《犹太百科全书》(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artid=313&letter=P&search=pilegesh).
  7. (http://whosoeverwill.ca/womenscripturehagar.htm, http://www.1timothy4-13.com/files/proverbs/art15.html).
  8. (http://www.studylight.org/com/acc/view.cgi?book=ge&chapter=016).
  9. 《创世纪》21:9.
  10. 伊斯梅尔·易斯多尔·幸格,塞里歌松,理查德·格希尔以及哈特维格:《犹太百科全书》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artid=277&letter=I).
  11. 《马可》7:27 ;《历代记上》,31:16。
  12. 伊斯梅尔出生的时候,易卜拉欣86岁(《创世纪》16:16),伊萨克(易斯哈格)出生时,他100岁。(《创世纪》21:5)
  13. 参看《创世纪》21:15。
  14. 参看《布哈里圣训实录》。
  15. 参看《艾哈默德圣训集》。
  16. 虽然细节不一样,但在《圣经》也提到相似的内容。参看《创世纪》21:16-19
  17. 参看《布哈里圣训实录》。
  18. 《西奈山在西奈半岛吗?》,B.A.S.E.研究院 (http://www.baseinstitute.org/Sinai_1.html).